建造業正步入寒冬期,接連出現多宗地盤欠薪及有建築商清盤個案,引發業界關注當局應否檢視行業的輸入外勞政策。有業內人士指,今年上半年私營工程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成,釘板、紮鐵工首當其衝,部分工種更「嗌唔起價」,本地工人要減薪一、兩成來求職,冀當局凍結輸入外勞。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季度就業調查,今年5月至7月建造業失業率為4.3%,較去年同期的4.1%升0.2個百分點,亦高於整體失業率的3.1%,工程量減少的影響浮現,本地工人出現就業困難。不過發展局指,自去年7月推出「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後,至今已處理4輪申請,連同補充勞工計劃早前批出的703個配額,現已批出9731個輸入勞工配額。獲批配額的包括涉及合資格短缺工種的公營工程合約,以及涉及本地人力供應甚為有限的特殊工種工程合約。
5月至7月失業率達4.3%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表示,從業員工作量減少,與行業工序相關,因去年至今私營工程量銳減,一般工程及上蓋工程動工通知由去年首半年逾1.5萬宗,跌至今年同期的9000宗,目前進行釘板、紮鐵、落石屎等前置工序的工人,首當其衝面臨開工不足問題;負責泥水、「風火水電」等後期工程人員,因目前仍趕工,工作量暫穩定,但估計明年亦會受影響。在連鎖效應下,他預計未來一、兩年不論承建商、分判商抑或工人的工作量均肯定會再減少。
周思傑續指,建造業一般按日薪計算薪酬,本地工人開工時數和薪酬並不穩定,但外勞卻是劃一出月薪,相對比本地工人更穩定。因受輸入外勞條例所限,僱主現時要思考及部署排班,令外勞每月「最少保證24日有工開」,變相令本地工人淪為替工。他表示,已收到不少工友反映,冀政府能凍結輸入外勞,慨歎部分工種已「嗌唔起價」,本地工人開始要減薪,「建造業受市場影響較大,希望當局盡快聽取業內意見。」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則指,因不同工程在不同時段需要的工種不同,較難評估外勞對本地工人的影響。
Posted on 07 Sep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