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Career News - 香港

工聯會:110萬打工仔飯碗受影響

(星島日報報道) 近日在遊行示威後接連出現暴力衝突事件,工聯會指建造、旅遊、零售和飲食業首當其衝,估計約一百一十萬名從業員的生計已受到影響。該會呼籲市民和平理性表達訴求,並重新聚焦經濟民生。

工聯會昨聯同建造、旅遊、零售和飲食業的工會代表開記者會,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表示,本港經濟增長本已受中美貿易戰等外圍因素影響而放緩,而近日接連出現暴力衝突事件,即時令建造、旅遊、零售和飲食業,估計約一百一十萬名從業員,即約全港三分一勞動人口的生計已受到影響。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權益及投訴主任吳偉樑提到,立法會大樓受衝擊令財委會短期內無法舉行會議,約有七百多億元的工程項目未審批,如茶果嶺隧道、橫洲公屋及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等,導致一萬四千多個職位未能如期開設,尤其影響負責紮鐵、釘板及落石屎等初期工序的工友,令他們被壓價甚至開工不足,收入減少。他形容現時情況比二〇〇三年「沙士」期間更差,因工友當時仍可選擇到澳門,參與興建新賭場。

香港專業導遊總工會主席余莉華表示,本港旅遊業原本受惠於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通車,訪港旅客上升,但上月起國際媒體廣泛報道香港示威活動,使旅客憂慮來港安全而改變旅行行程,內地旅行團由年初起每月平均約七千八百團,跌至上月約五千六百團,日均團數由二百六十團降到一百八十團,意味每日有八十名導遊「冇工開」;來自歐美和東南亞的旅客下跌三成,商務訪客更減四成。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會務總幹事林志忠說,零售業員工多實施佣金加底薪制度,但位處金鐘等地店鋪不時因為示威而暫停營業,直接影響從業員收入。零售業員工一般於四至六月獲告知加薪幅度,他接獲有從業員反映,僱主至今仍考慮中,擔心情況惡化。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郭宏興稱,現時餐飲業慣常聘請大量散工,當食肆生意欠佳時,會先削減散工職位,令該批工友「冇工開、冇飯食」。

黃國認為,近日持續出現大規模遊行示威,反映港人「工時長、收入低、壓力大、無前景」、就業質素不斷惡化的深層次問題。他建議政府將需保留的非公務員合約職位轉為長期聘用,並以行業工資中位數聘請外判工人,由於建議不涉及勞資雙方的政治爭議,料政府可立即推行,變相鼓勵私人市場跟隨。



Posted on 18 Jul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