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綠意盎然

文化能把戰略當早餐吃

昨天,我回到大學聽了一課,無意間聽到名人名言,便急不及待跟讀者們分享。已故的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彼得杜拉克)一生經典管理著作豐富,其膾炙人口的管理名言流傳於各行各業。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它意味着一個企業的文化,左右其營運管理上的策略。 很多領導者或會完全忽略組織文化,或是將其降級為HR部門事務,變成業務的次要問題。

 

 

看到這句話,相信許多人會一愣:難道企業文化不就是HR部門的工作嗎?如果這句話中的「組織文化」改為「組織戰略」,是不是就不會那麼讓人驚訝呢?事實上,當問及日常管理及企業變革時的重要工具時,大多數公司都會把企業文化和戰略放在同等位置上,管理者們都認同企業文化、價值觀對提升企業凝聚力、調動員工積極性和敬業度、提升團隊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是,當文化面臨所謂「落地」問題,也就是制定具體的執行方案時,它就很難像企業戰略那樣,始終被當作組織最高管理層的日常事務看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企業文化中大多潛藏了未言明的行為、思維方式和人際模式中,它可能像一些價值理念和行為規範,但更多時候會表現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氛圍。 忽視企業文化後果嚴重,可直接導致戰略失敗。矽谷裏流行一句話:「文化能把戰略當早餐吃」。這,讓很多管理者感到困惑:如何將企業文化做得像企業戰略那樣策略清晰、焦點明確呢?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領導者的企業文化指南》的作者們發現,企業文化是可被設計、被管理、被測評,以及可被有效改進的。要想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管理者首先要認識企業文化的特點。綜合百多種常用社會學和行為學研究模型的核心結論,該文總結出八種可測評的企業文化風格——絕大多數企業文化,不管具體條目是怎樣的,都無外乎這八種類型。就像人類的性格一樣,每種企業文化類型有自己的優勢劣勢,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分,配合不同的企業規模、成長階段、業務領域和所在地域,每種類型都有其明顯的優勢,也會帶來特定的挑戰。了解自身的文化類型,組織就可以根據當前及未來的戰略目標設計、改進文化內容,進而提升戰略效果。縱觀商業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那些改變公司命運的偉大變革中,不乏像福特、IBM、微軟等商業巨擘般,以文化為扶手,實現變革或轉型成功的著名案例。文化之於企業的重要,可見一斑。新年伊始,讓你的企業變得更好,就從重新審視企業文化開始吧。

 

 

撰文:葉少康

為2008北京殘奧會馬術比賽的香港代表,致力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創立「騁志發展基金」,以青年、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等為服務對象,獲政府頒授榮譽勳章、城市大學頒授榮譽院士。他現時為商策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同時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多項公職,包括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平等機會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等。



Posted on 08 Jan 2019.

Tag cloud:

企業文化 Peter Dru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