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戰略擴張期,業務增長與團隊能力升級之間的矛盾始終是一個核心挑戰,尤其是在香港高度競爭市場。擴張期的增員需求往往集中在季度或年度周期,而核心人才的培養周期卻需要一至三年甚至更久。這種時間周期錯配容易導致「人才短缺」或「人才錯配」的困境。如何在擴張期既滿足業務增長的需求,又確保團隊能力的持續升級,成為企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擴張期的勞動力趨勢:
職位需求與能力錯配
根據萬寶盛華《2025年第二季度就業展望報告》,對一百五十多家香港僱主的調查,擴張期的員工增加主要由以下因素驅動:39%的公司因業務增長創造更多就業機會;36%因新業務需要新職位;31%因補充空缺職位;31%因需要最新技能以保持競爭力。以上數據表明,擴張期的職位需求往往是突發性的、短期的,而核心人才的培養卻需要長期投入;尤其是技術職位和管理職位,通常需要一至三年才能完全成熟。
解決矛盾的關鍵:
提前規劃與能力構建
要解決這一矛盾,企業需要在擴張期之前做好人才儲備和能力構建的規劃,而不是等到擴張期才開始行動。以下是一些具體策略:
1.提前佈局:建立人才儲備庫。通過內部培訓和輪崗機制,提前培養潛在的核心人才。例如針對技術職位,可以設立專項培訓計劃,縮短培養周期。與高等院校、培訓機構合作,提前鎖定高潛力人才。通過多樣性招聘,引入不同背景的人才,豐富團隊能力結構。
2.靈活用工:短期需求與長期能力的平衡。對於短期職位需求,可以採用外包或兼職模式,避免因快速增員導致的「人才錯配」問題。而針對特定專案需求,可採用項目制招聘(Project-based employment),確保職位與人員能力的精準匹配。
3.數據驅動:精準預測與匹配。通過市場調查以及同行業資料分析,提前預測擴張期的職位需求。利用AI和大數據技術,對候選人能力進行精準評估,確保招聘的人員能夠快速適應職位需求。
在戰略擴張期,企業需要在短期需求與長期能力之間找到平衡點。通過提前規劃、靈活用工、數據驅動,企業可以在擴張期實現業務增長與團隊能力升級的雙贏。這不僅是對當前挑戰的應對,更是對未來競爭力的投資。
撰文:徐玉珊
萬寶盛華大中華(2180.HK)高級副總裁,資深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層,負責香港、澳門、台灣及内地的業務開拓。經常於傳媒為ManpowerGroup就業展望調查,就業及人力市場概況作深入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