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 保監局為加強保障保單持有人,自去年六月成立以來已着力籌備明年中引入保險中介人新發牌制度,但惹來不少中介人擔心或因此飯碗不保。保監局主席鄭慕智接受本報訪問時,向現時全港約十萬名保險中介人大派定心丸,多番強調「一定不會攞走佢哋嘅飯碗」。
對於業界關注新發牌制度或影響學歷較低的保險中介人的飯碗,鄭慕智一再解釋,設立全新的發牌制度,旨在提升保險從業員的專業水平,但強調「任何一個現時在行內工作的從業員,我哋一定不會攞走佢哋嘅飯碗,一定不會,一定不會」,保監局的董事會及同事間經過商討已有此共識,「所以現時的從業員不需要擔心將來的發牌制度會令到他們不能繼續在這個行業生存,這是一定不會發生的事。」
他指,在引入新發牌制度下,從業員將有三年時間申請取牌,期間他們可繼續從事保險業,保監局一定不會將現有從業員的任職資格要求,提高至令他們無法取牌。不過,他們必須不斷提升其專業水平,並符合保監將來引入的持續專業發展的要求,日後續牌亦要滿足有關要求,惟暫未有具體細節。不過,將來新入行的從業員所需的資格要求可能有變。保監局現正就發牌制度與業界商討如何設立一套配合實際工作需要,並能提升專業水平的專業守則及運作程序。
目前全港約有十萬名保險中介人,包括保險經紀及代理,他們原本由三個自律規管機構負責規管,包括香港保險業聯會轄下的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香港保險顧問聯會和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明年中保監局引入新發牌制度後,將會接手直接規管中介人。現要成為保險中介人只需中五畢業,以及通過「保險中介人資格考試」;若中介人符合「祖父條款」要求,則可在最低學歷及考試資格上獲得部分豁免。業界擔心引入新發牌制度可能會提高學歷要求,且「祖父條款」不再適用,繼而令部分從業員丟失飯碗。
另外,保監局深明金融科技之重要,去年九月推出保險科技沙盒(Insurtech Sandbox)及快速通道(Fast Track)兩項先導計畫,以推動香港保險科技的發展及應用。該局至今收到超過四十宗有關「快速通道」查詢,包括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的保險公司、顧問公司、科技公司、流動應用程式開發商等。該局現正與當中具創意和穩健商業模式的公司積極探討透過「快速通道」提交在港經營保險業務授權申請的可行性。
鄭慕智稱,「快速通道」旨在利便有心入行、專攻網上賣保險的公司在一條更快的隊進行審批,由於那些公司多屬初創企業,若讓其在合乎要求下更快開始運作,並予以適當的監管和輔助,它們成功機會便會較大。就「保險科技沙盒」,該局共收到超過二十宗有關查詢,並正審核數宗申請。
在網上提供保險服務方面,鄭慕智指出,暫無甚麼國家開展相關的法律監管。由於保監局為一家新的監管機構,毫無包袱,可牽頭作這方面的工作,故計畫在港匯集一班來自不同地方的法律專才共同研究網上監管,然後再與其他國家分享研究成果,相信未來會有助本港保險公司發展內地市場或跨境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