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月公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於去年底透露大方向是要「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近來多個政黨要求全民派錢或消費券,未獲積極回應,有建制派遂集中火力敦促港府在《預算案》推出針對性措施,幫助受反修例風波影響的打工仔及商店,包括成立失業救濟基金及企業補償基金。其中工聯會恐近月社會事件加上武漢肺炎會令經濟變得更差、失業率持續惡化,促政府吸收〇三年沙士經驗,及早推出「緊急失業援助金」等特別政策,並建議設置申請基金限期與資產審查等條件防止濫用。
反修例風波持續七個月,其間不少商店被示威者破壞,多個假期的旅客數字急跌,連帶飲食業、酒店業、零售服務生意受挫,許多打工仔被逼放無薪假,並有店鋪因而倒閉。政府對派發現金有保留,有建制派議員因此敦促政府在《預算案》推出針對性政策幫助受影響市民和企業,包括「緊急失業援助金」及「企業補償基金」等措施。
雖然政府曾表明制定此類救助基金需時太長,暫時未有考慮。工聯會勞工界議員何啟明則認為,本港經濟已因持續多月的社會風波受挫,加上近日出現武漢不明肺炎,政府應吸取〇三年沙士時的教訓,參照當時情況及早推出特別政策應對,否則便令人感覺政府多年來都沒有進步。他透露,該會即將見陳茂波提交《預算案》意見,會繼續強調設立「緊急失業援助金」,認為做法可行有效。
何啟明建議,政府可設申請限期,例如反修例風波發生後一年,這段期間失業人士視乎原本收入,每月可有最高一萬四千元補助,並最多領取六個月資助。另外,申請人需要提交之前的工作紀錄、被遣散證明,並需接受資產審查,以防止有人詐騙及濫用。該黨傾向由勞工及福利局推出相關措施,連同就業配對、綜援安全網等作完整配套,否則希望政府提出更好方案。
上周已就《預算案》與陳茂波見面的民建聯亦有類似建議。副主席張國鈞表示,該黨一直都未有主張派錢,認為政府需由社會深層次問題着手解決,在亂世之下可「危中找機」,推出大刀闊斧的政策。當中建議政府為因暴力破壞的私營商戶及公共交通的中小微企設立「中小企設備受損支援基金」,經審批後發放資助,以協助他們修復商鋪設備及相關車輛,維持營業。該黨又建議政府善用民間團體,設立復元基金,舉辦宣傳推廣活動、展覽、課程、文藝表演等,以加強恢復和諧的力量,協助社會修復撕裂、重新出發。
經民聯副主席梁美芬表明不贊成派發現金,此舉會令示威者誤會破壞社會後便有錢派,「一派就散」亦非好的理財方式。她認為政府要正視及聚焦社會議題,首要是針對性地幫助及補償社會風波中受影響的市民或企業,如成立「失業轉型免息貸款」及「騷亂受害人補償基金」。
此外,由六位立法會無黨派功能組別議員組成的「G6」亦有見陳茂波,成員之一、建測規園界謝偉銓倡議設立五十億元「違法暴力活動受害者補償基金」,為在近月示威中無辜受損的個人和商戶提供現金補償。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