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已表明一七/一八年度政府財政盈餘,將相當可觀。香港會計師公會及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昨分別預測本年度政府財政盈餘可近一千八百億元,財政儲備料約一萬一千億元。政府新《財政預算案》月底公布,兩者均認為政府應從土地及單位供應入手解決住屋問題外,可研究對「無殼」需租住私樓的納稅人,提供每年最高十萬元的租金支出稅務扣減,又倡港人首次置業購買六百萬元以下單位豁免首置印花稅等。
庫房「水浸」。香港會計師公會和畢馬威會計師樓估計,一七至一八年度政府財政盈餘分別可達一千七百六十億元及一千五百億至一千八百億元,而財政儲備將增至超過一萬一千億元,相信增幅來自較預期更高的賣地收入、補地價收入及印花稅所致,會計師公會料賣地收入更達一千八百五十億元。在印花稅收入,會計師公會預期較政府的估計高出超過三百億元,畢馬威則預計可達八百六十多億元。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管理合夥人劉麥嘉軒形容情況有如「小型海嘯」,政府本年度財政盈餘料是回歸以來最好。
據此,就港人最需要解決的住屋問題,會計師公會認為新《財政預算案》應從「租」入手,對未有置業能力,正在私人市場租屋的納稅人,建議提供每年最高十萬元的租金支出稅務扣減,有關可扣減金額相當於居所貸款利息可扣減金額。畢馬威認為可從「買」入手,建議政府以樓價六百萬元為上限,豁免本港永久居民的首次置業印花稅,估計部分人士會受惠,對刺激樓市影響不大。
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委會主席蘇國基表示,對「減辣」有保留,因「製造另一輪升勢並非好事」。他直言,辣招「再唔係一個有效的措施」解決樓市升勢,現時最大問題是供求失衡,應從供應入手解決問題。他又指本港房屋除居住用途外,向被視為投資工具,政府如何介入市場值得商榷。
畢馬威會計師樓合夥人梁愛麗認為,辣招令二手市場成交量暴跌,但只能控制成交宗數,並不能壓抑樓價。她認同政府目前不應貿然減辣,憂導致「湧入市」的情況出現,強調要解決樓市問題,無論加辣或減辣,均應以增加土地供應為前提。
《預算案》應否派錢和派糖,會計師公會和畢馬威均不同意由政府直接派錢。會計師公會財政預算案建議委員會召集人伍耀輝表示,政府財政儲備豐厚,但《預算案》不應以「全民收幾多千蚊」作考慮,反而具針對性對象的「退稅」派糖做法值得考慮。梁愛麗說,政府應將把資源用在作針對性措施和長期規劃。
他們分別建議多項紓緩民生的措施,包括「醫保扣稅」,把私人醫療保險開支列作扣稅項目。會計師公會建議,每名納稅人及其每名受養人每年最多可獲一萬二千元的扣稅,另倡把子女參與課外活動及個人進修列為可供扣稅項目。畢馬威建議,每個家庭就醫保開支可獲每年上限二萬元扣稅。
在薪俸稅方面,會計師公會提議增加子女、供養父母或祖父母、單親等人士的免稅額,並建議把子女和供養父母的免稅額數目劃一。畢馬威則建議政府以消費物價指數與薪俸稅免稅額及稅階徵稅額掛鈎,令薪俸稅的調整更貼近民生及更系統化。
會計師公會又建議,政府考慮至少為以電動車更換汽油或柴油引擎車或首次購買電動車人士,提供較高的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寬免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