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科技發展蓬勃,網路安全問題已成為各地政府、企業以至社會大眾越趨重視的議題。根據國際資訊系統安全認證聯盟(ISC2)2024年最新統計,全球網絡安全相關勞動力雖已達到五百四十五萬人,但仍存在超過四百七十六萬人的人才缺口,較2023年增長了19%。特別是在亞太地區,該人才缺口的增幅更高達26%。
儘管香港暫時未有最新的官方數字,但根據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2022年資料顯示,本港資訊科技從業員約有十一萬人,真正專注於資訊科技保安工作的僅佔1.4%,反映出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商業樞紐,數碼轉型步伐迅速,網絡安全風險亦隨之上升。根據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公佈的報告,該機構於2024年共處理一萬二千五百三十六宗網絡安全事故,其中網絡釣魚案件佔整體個案超過一半,且較去年同期上升108%。惡意軟件問題更為嚴峻,案件數字按年激增四點八倍,對各行各業均帶來嚴重威脅。這些數字不僅顯示網路攻擊手法日新月異,亦顯示出市場對於具有網絡安全技能的人才皆有迫切需求。因此,無論任何界別都必須加強網絡防禦能力,以應對日益複雜的網絡風險。
另外,香港政府在今年3月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並預計於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進一步提升本地網絡安全的法律要求。該條例重點要求八大行業的機構需全面進行風險評估,識別高風險區域並採取嚴格的網絡安全措施,以保障社會重要基礎設施的正常運作。這些行業包括能源、資訊科技、銀行和金融服務、交通、醫療保健、通訊及廣播等。隨着相關法例落實,企業為符合法規需要,將積極增聘具備專業知識及認證的網絡安全專才,並投入更多資源於人才培訓、技術升級及風險管理。這不僅為現有從業員帶來許多發展空間,更為有志投身網路安全行業的大學生開拓更多就業機會。
如果大學生想從事網絡安全行業,必須及早裝備自己。首先,應積極掌握網絡安全基礎知識與實務技能,熟悉資訊安全管理、風險評估、滲透測試、惡意軟件分析等核心範疇。與此同時,考取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證書如CISSP(註冊信息系統安全專家)、CISA(註冊信息系統審計師)、CISM(註冊信息安全管理師)、CEH(道德黑客認證)等等,從而強化個人的專業素質及競爭力,為你的職涯開創穩固的未來。
撰文:譚文生(Vincent Tam)
資深行政人員,擁有超過二十八年的管理經驗,曾任職於投資銀行、上市公司及法定機構,先後擔任不同職務包括企業融資、企業籌劃、人才管理、企業培訓、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現為香港資深會計師、全球特許管理會計師、特許秘書、英國特許銀行家及英國特許人事發展協會特許會員。對服務專上教育社群不遺餘力,參與多家本地大學及專業學會所舉辦的師友計劃並擔任導師。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