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曾在《On reading and books》一書中說:「許多人分秒必爭地讀書,都讀傻了。」(They have read themselves stupid.)你們都是如饑似渴的好學學生,明白這道理非常重要。按叔本華的分析,我們常誤以為閱讀時我們在獨立思想,其實閱讀過程中大多數是別人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是重複他的思維過程:When we read, another person thinks for us: we merely repeat his mental process,這是叔本華對閱讀分析最精采的、也是最有名的一句話。如果不注意,我們讀書時會把自己的腦子變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因此,筆者真心希望大家能記住這句話。讀書,不是為了尋找他人給出的答案,而是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思想自由。
騁志發展基金是一個以人為本、推崇自強不息精神的慈善基金,以社會上不同階層、不同類別,以及不同年齡的人士為服務對象,例如青年、殘疾人士、少數族裔、多元文化背景等,並透過多元化的活動項目,包括公眾教育、出版書籍、慈善比賽等,鼓勵他們發揮潛能、挑戰自我,宣揚人文精神。我們認為「人人都有天分」,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導向自我實現,社會必須具備「平等的適性」系統,讓每個人的目標是成就最好的自己。
過去十年,基金會和不少學校合辦過不少的教育項目,當中的理念和目的都是讓青年和學生了解自身的天分以及世界觀,幫助他們追求幸福的人生,並成為有熱情、有合作能力、有生產力的公民。相對於過去以考試成績作為篩檢人才的單一標準、看似筆直大道的時代,我們預見未來是一個更個人化的時代,人才培育會是條更為曲折的道路,但卻符合社會多元人才需求的本質。
我們相信,如果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不管是做機構、學生還是老師,在教育體制下,需要找到自己的志業。黑馬,便是如何拒絕傳統的成功之道,卻還是能夠成功,獲得自我實現。世界轉變得很快,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學生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有60%是在學時還未出現的,可見未來的社會在等待着不同的人才,是一個目的設定不確定的世代,今天的考試成績絕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單一標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學習嶄新觀念,才懂得如何面對前方之路。
撰文:葉少康
為2008北京殘奧會馬術比賽的香港代表,致力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創立「騁志發展基金」,以青年、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等為服務對象,獲政府頒授榮譽勳章、城市大學頒授榮譽院士。他現時為商策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同時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多項公職,包括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平等機會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