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 本港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發表報告,指本港內外交困,料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收縮百分之一點二,即繼二〇〇九年再現倒退,雖然明年GDP在私人消費帶動下可回升百分之一,但復甦步伐較以往緩慢,短、中期風險均增加,提倡政府短期內大增開支應對。IMF一如往年指出,本港多年來奉行的審慎宏觀經濟政策,提供充裕緩衝空間以應對周期性及結構性挑戰,並重申支持聯匯制度。政府則歡迎IMF肯定香港穩健政策框架及充裕的緩衝空間。
IMF代表團完成對本港初步評估,指出本港經濟在今年第三季步入技術性衰退,預料全年GDP收縮百分之一點二,衰退主要來自中美貿易戰打擊出口及投資,反修例風波亦令訪港旅客大跌,而且置業負擔能力仍然偏緊,收入顯著不均。
報告估計,明年經濟雖開始緩慢復甦,在私人消費復甦的支持下,GDP可回升百分之一,但低於百分之二點五的潛在增幅,並預計中期產出缺口見負,通脹將降至約百分之二點五。
報告認為,內外夾擊下,本港經濟前景風險偏向下行,包括如貿易戰加劇、中美掀科技及金融糾紛,內地經濟有機會調整等;至於本地政局再度轉差,以至住宅不足及收入不均情況無法適時解決,亦對本港帶來重大影響。不過,當貿易糾紛緩和,以及大灣區發展,可進一步提升中期增長前景。
IMF建議,政府應加強逆周期財政支持,短期而言要大幅增加開支,包括一些針對性撥款、額外增加房屋相關開支,以及為失業工人提供再培訓。至於中期則應推出結構性措施,以確保財政可持續及制度更公平,包括開源節流、減少依賴物業及賣地收入,以及提高勞動人口參與率。
報告提及本港控制樓市風險的方針仍然有效,應繼續維持,並認為早前《施政報告》放寬樓按成數,有助減少非銀行承造按揭情況,也建議政府審慎監察樓價變動及家庭負債水平的影響,以作適時調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歡迎IMF肯定本港穩健的政策框架,多年來所建立充裕緩衝空間,以及肯定大灣區等提升長期競爭力的工作。他指出,會密切留意最新經濟狀況,如有需要將進一步推出更多紓困措施。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亦歡迎IMF對聯匯制度的堅定支持,以及對規管和監管架構的正面評價,當局會繼續提升及更新監管制度,特別是針對銀行業加快科技應用。
Tag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