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業管理行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着香港物業管理行業專業化、科技化的發展及大灣區融合政策的推進,加上香港物業管理行業長期處於人手不足的狀況下,業界普遍歡迎中國內地人才來港從事物業管理相關工作。除前線保安及清潔崗位外,對高學歷及技術人員的需求殷切。
內地人才在港主要就業領域涵蓋四大方向:
一.技術類崗位,包括智能系統維護(如AI安防、樓宇自動化)、須熟悉兩地環保標準的綠色建築顧問,比如綠色建築認證(如BEAM Plus)以及老舊樓宇改造與消防系統升級的工程管理。
二.管理類崗位則聚焦跨境項目協調(須掌握中港法規)及針對內地新移民或跨境居民需求的客戶服務與社區營運。
三.科技應用層面,數位化轉型推動物業管理公司引入智能平台(如遠端監控、移動繳費APP),雖然削減傳統文書崗位,卻增加IT支援、數據分析職位需求;自動化替代更促使AI及無人機接管停車場、巡檢等部份基礎工作,從業員須提升技能以適應新技術的發展。
四.政策與法規方面,自2023年8月1日起,香港《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管理公司必須聘任足夠的香港物業監管局(PMSA)發出的物業管理人牌照持牌人,分爲Tier 1及Tier 2兩級;由7月13日生效的「建築物管理(修訂)條例」及政府各法定機構,例如平機會和申訴專員公署等定期更新及推出不同範疇的法例、法規及守則,對物管理業將帶來重大挑戰。此外,政府推動碳中和目標,為配合此目標,物業管理須落實垃圾分類和不同環保節能改造工作,大大增加從業員對相關環保知識的要求。
展望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所帶來的三大趨勢值得關注:
一.大灣區協同效應:隨着「港深都會區」發展,熟悉兩地法規與市場的物業管理人才需求將有增無減。
二.科技公司跨界合作:內地科技企業(如華為、騰訊)與香港物管公司合作智慧社區項目,帶來更多技術崗位機會。
三.人才政策逐步鬆綁:内地及香港政府正積極考慮放寬香港及內地專業資格互認(如消防工程師),人才跨境流動可望更便利。
內地人才進入香港物業管理行業至今仍屬小眾,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除基層職位外,技術專才和中層管理職位機會逐漸增加。有興趣來港工作者須克服資格、語言和文化障礙,並可考慮透過加入跨境企業、專才計劃或進修等途徑切入,並提前規劃資格認證與職業定位,作出符合自身的職涯規劃,把握大灣區發展的機遇。
撰文:蔣世源博士
擁有商業管理博士及法律碩士學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超過三十年,現為康業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及行政總監、香港人才管理協會前任會長、香港都會大學就業諮委會委員、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諮委會委員、勞工顧問委員會轄下就業輔導委員會委員、教育局物業管理行業培訓諮委會轄下小組委員、僱員再培訓局轄下物業管理及保安業行業諮詢網絡委員、培訓專業學會義務司庫、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學會會員、認可國際管理會計師、香港仲裁師學會資深會員及土地審裁處調解小組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