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形機械人產業進入爆發前夜,上海浦東的「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正成為這場技術革新的核心。這座號稱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械人訓練基地,結合來自多家企業的上百台人形機械人,日以繼夜接受高強度訓練,為未來廣泛應用奠定基礎。
訓練中心坐落於浦東張江,猶如一所專業的「機械人學校」,設有多個訓練區域,機械人需在其中模擬人類動作:從走路、控制四肢到踢足球、打太極等,不斷提升視覺感知、動作控制與策略判斷能力。這些機械人學習過程由人類導師透過頭戴VR設備實時引導,每一個操作動作都被精準記錄並反覆演練,累積數據後再進行智能化學習,真正實現「熟能生巧」。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內還特設模擬家庭及工業環境的訓練場景,例如在高溫、危險的核電設備清理模擬中,機械人需要完成重複而精細的清洗作業。透過長期訓練與高精度識別系統,機械人已逐步接近人類八成效率,預計未來將可取代部分高風險工種。
不僅如此,訓練中心還有機械人足球場,這不只是娛樂,而是藉由足球訓練強化機械人的反應與策略能力,為進軍醫療照護、智慧家庭等領域作準備。
目前中心每日可同時訓練多達102台機械人,預計在今年七月全面運作後,每日將可產出多達五萬條訓練數據。中心未來更計劃設立數據交易平台,促進業界之間的資源共享,避免重複開發,進一步加快整體產業發展。
這所「訓練學校」正見證中國人形機械人從研發走向實用的關鍵轉捩點,預示著機械人將在工業、服務、醫療、農業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