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有時,放工無期」,打工仔多年來的無奈,如今正式變成現實寫照。微軟最新公布的《2025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揭示,在混合辦公、即時通訊及視像會議普及化下,「無限工作日」(Infinite Workday)幾乎成為全球職場新常態。報告指出,不少上班族即使踏入周末,依然難逃工作的綁縛。
據微軟分析數以千萬Microsoft 365用戶的遙測數據顯示,現代職員每日平均接收多達270項與工作相關的通知,包括電郵、訊息與會議邀請,幾乎每兩分鐘就被打擾一次。報告直言,這種支離破碎的工作節奏,不但拉低工作效率,亦嚴重侵蝕私人時間與心理健康。
朝六收電郵 晚十開會
研究指出,四成用戶在早上6時已開始查看工作電郵,每日平均接收117封,大部分可在1分鐘內回應。不過真正的數碼轟炸從早上8時開始,Microsoft Teams訊息接踵而來,每位員工每周平均收到153則訊息,難以專注處理手頭工作。
此外,晚間開會情況亦愈見普遍。報告顯示,晚上8時後舉行的會議數量按年增加16%,不少更屬跨時區安排。有職員透露,即使參加星期五happy hour,電話依然響不停,「未覆晒email,周末都要OT」。
黃金工作時段 被會議搶佔
根據微軟統計,約一半會議安排在上午9至11時及下午1至3時之間,正值員工最能集中精神的時段。結果導致不少人只能在會議之間空檔處理其他工作,Word、Excel及PowerPoint的使用量於午飯後明顯飆升。
報告批評,科技雖然令聯繫更方便,但亦加劇溝通過度的問題。現時約57%會議未有預先安排日曆邀請,1成更臨時夾硬加,而參加人數65人以上的大型會議則成長最快。
朝六收電郵 晚十開會
據《衛報》報道,南韓一名IT女職員李賢珍每日9:30開工,往往忙到深夜10時甚至凌晨收工。她自嘲道:「一日做完,返屋企都冇氣煮飯。」
北美情況亦不遑多讓,許多年輕打工仔受壓情緒崩潰,有人甚至因壓力出現焦慮或抑鬱。更有同時打兩份工的青年希望30歲前儲夠錢,盡早脫離「打工輪迴」。
AI或成破解之道 文化改革才是關鍵
微軟高級研究主管Alexia Cambon表示,「無限工作日」的成因之一是工作模式未與時並進,現時仍太依賴同步會議與即時通訊,導致日程混亂、效率低下。
她建議,引入AI代理處理瑣碎事務如進度更新、會議記錄等,釋放人力以專注高價值工作。同時,公司亦應重新界定工作與生活的邊界,讓員工真正獲得休息,避免全面性職場倦怠。
由朝早六點的email通知,到夜晚十點的視像會議,連周末都無法放鬆。2025年的打工仔,或許已經無法分清返工與生活的界線。在科技席捲下,「無限工時」成為常態,若要重獲自由,恐怕得從職場文化根本重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