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olumn > 一拳創業 兩手準備 泰拳王親授操fit秘技
一拳創業 兩手準備 泰拳王親授操fit秘技
本港不少運動員退役後要轉投其他行業,但也有運動員能以運動創業。09 年獲香港泰拳王六十三點五公斤級冠軍的曾海坤,兩年多前在荃灣開辦泰拳拳館Devil Fitness,以自己作「生招牌」,證明不節食也能保持身形,並將拳館建立成一個「家」,讓學生「開心地做辛苦的運動」。拳館每月生意達十八萬元,曾海坤也計畫細鋪搬大鋪,進一步發展業務。


曾海坤外號「推土機」,04 年開始學泰拳,曾多次代表香港參加世界級泰拳賽事,09 年又取得香港泰拳王六十三點五公斤級冠軍,10 年因結婚而選擇急流勇退。他說,「打拳過了三十歲,體能會下降,拳手也不可能永遠保持最佳狀態,我們要想想之後的路怎樣走。」


兩年多前,他決定以老本行創業,但選館地點已是一大挑戰,「香港有很多拳館,要突圍很難,如果在港島、油尖旺等一條街已經有兩、三間拳館的旺區開館,很難爭贏,所以我們想在人流多,但拳館少的地點開,最後選了既有西鐵和地鐵站,而且當時只有三、四間拳館的荃灣。」


營運初期客源都是熟人


他續說,也有拳館開在工廈,「有人喜歡它樓底高,地方大,但其實地點未必方便,不會有 Walk in 客人,而且到了晚上周圍都無人,女仔更好難去上堂,我們在荃灣經營了兩年多,也有不少在市中心逛的人,順便上來報名。」


不過選好地點不代表馬上有學生,他坦言營運初時,拳館主要來的都是熟人,其後本港運動風氣熱熾,加上拳館口碑不俗,學生才愈來愈多。


曾海坤續說,不少學生來學拳是為了減肥,而他教拳的其中一個賣點,就是不必節食,也能達到學生想要的效果。「不用刻意減肥,都可以強身健體的」,他強調自己幾乎晚晚食消夜,訪問那一周,他已經打過兩晚邊爐、吃過炸雞等,不過拿起衣衫,即使不用力「谷行」,六塊腹肌一樣棋盤般刻在肚上,他明言希望將自己打造成拳館「生招牌」,證明練身形不等於要戒口,「很多人以為不吃不喝就會瘦,其實肯練拳,就算維持正常飲食也行。」


拳館不搞硬銷,反而賣「家庭」的感覺,其宣傳單張上也寫明有意者可以「立即加入魔鬼大家庭」,「一齊操!一齊食!一齊癲!」雖然拳館內,曾海坤會不斷叫學生加速和用力揮拳踢腳,但他堅持不擺教練架子,「大家都不會叫我師傅或教練,會叫我花名『細佬』。」


不斷進修考牌尋新訓練方法


拳館的設計,也刻意讓學生感覺舒適,一千呎的場地內,他劃出了三、四百呎作儲物、沖涼用,「如果只有上堂地方夠用,其他地方不舒服,大家就不會想來,所以要盡量整齊乾淨。」生意雖然已經上了軌道,曾海坤也計畫搬到面積大接近一倍的拳館,不過他指要繼續穩步發展,就要不斷學習新訓練方法,才有「料」教人,「無論我有幾多經驗,


最後都會用盡,所以去旅行時會看看別人的拳館,甚至一起上堂,近日又考了健身運動 TRX(Total Resistance Exercise、懸吊式訓練)牌照,用新方法教人。」


創業秘笈

利用社交媒體 多載帖子吸客


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認為,港人近年更為着重健康,打泰拳也愈來愈受歡迎,故開辦拳館具市場潛力,而曾海坤的優勢在於他對泰拳有深入認識,不易被取代,「他已經是個icon(標誌)」,所以只要與學生保持良好關係,業務便能保持穩定,「學泰拳要長時間練習,學生一般都願意跟同一個教練學。」冼日明又指曾海坤選址考慮周詳,相信過去也憑此吸引不少學生加入,故建議未來搬鋪時,同樣要考慮新址的人流量和交通是否便利。不過,他認為曾海坤宣傳有待加強,建議先通過社交媒體多上載帖子,作低成本宣傳,吸引更多客人。


本文摘自2016年9月30日《星島日報》A18 每日雜誌 創業教室
Posted on 18 Nov 2016.

Tag cloud:

泰拳 曾海坤
曾海坤兩年多前在荃灣開辦泰拳拳館Devil Fitness,以自己作「生招牌」,證明不節食也能保持身形,並將拳館建立成一個「家」。
曾海坤兩年多前在荃灣開辦泰拳拳館Devil Fitness,以自己作「生招牌」,證明不節食也能保持身形,並將拳館建立成一個「家」。
生意雖然已經上了軌道,曾海坤仍然不斷學習新訓練方法,務求有「料」教人。
生意雖然已經上了軌道,曾海坤仍然不斷學習新訓練方法,務求有「料」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