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金管局於今年9月17日啟動了取名「轉數快」的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 System,FPS),將各大銀行帳戶及電子錢包接通,做到跨平台的小額支付。不少人認為,自此香港已經進入電子支付新紀元。
若相比於四年前,大家仍然只能擁抱八達通作為唯一的電子支付,在這短短數年間,金管局確實很努力地追上國際電子支付舞台。坦白說,若跟國際其他地區比較,雖然未能名列前茅,但總算屬於先進地區之一。根據BIS的報告,韓國早於2001年已推出快速支付技術「電子銀行系統﹙EBS﹚」,而首個推行快速支付技術的G7國家則為英國,早於2008年已推出Faster Payments Service,把處理跨行支付的時間,從以往透過BACS系統所需的三個工作天縮至數小時。至於我們的宿敵新加坡走得更快,其快速無現金支付系統「PayNow」相當進取,去年已由個人對個人(P2P)走向企業對個人(B2P)及企業對企業(B2B),已經做到互聯互通。
至於金管局剛推出「轉數快」,正如總裁陳德霖,這個平台應該是全球獨一無二的零售支付系統,薈集了年中無休、操作簡便、明確穩妥、支持雙幣(港元及人民幣)、免費使用,以至全面接通銀行戶口與電子錢包的重要功能,勢令香港零售支付的生態發生重大改變。事關若電子支付能夠做到「互聯互通」,即P2P、B2P及B2B,整個支付速度生態環境都會加快;對中小企業而言,現金流是非常重要,透過「轉數快」能夠在翌日(即 T+1)收到款項,大大改善了要苦候數天結算這個問題。然而,部分中小企業為了迎接這個電子支付新世代,亦可能面對系統更新,否則不是被市場淘汰,就是會引發潛在系統漏洞,故此花費大量開支於系統更新及開發是在所難免的。
另一方面,亦有專家認為金管局將推動儲值支付工具及信用卡機構共同制訂統一的二維碼(QR code)支付標準,商戶消費定必增長。據了解,內地電子支付所以能夠發展飛快,主要由於市面假鈔多,信用卡流通量低,加上內地用戶對私隱問題也不太憂慮,情況跟香港市場可謂截然不同,故此「轉數快」效應如何,仍要拭目以待。無論如何,筆者認為,中小企業是時候策劃快速支付對其業務的影響。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