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出現,令不少企業預測趨勢的把握力大大提高。數據經過精密分析後,成為企業做出決策的依據。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十年人工智能將能夠把複雜和重複的任務自動化。現時需要依靠科研人員看懂、理解、預測數據,未來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難怪有人認為市場營銷是其中可能被嚴重影響的行業之一。
人工智能不再只是「工具」,而成為人類的工作夥伴,因為其軟件是隱藏技術,存在於與人類幾乎沒有接觸的後端。人工智能得以流行並迅速發展的原因,除硬件技術進步以及機械人發展外,還有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帶來的海量數據,因此也為營銷界帶來了多重改變,令企業的營銷變得更加智能化。 人與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結合可以為企業提供「先發制人」的營銷策略。以Nike體驗店為例,利用類似於iBeacon等技術向周邊消費者實時推送銷售及活動訊息,吸引顧客到實體店試用。
此外,人面識別技術的發展可以令廣告投放因人而異,例如在數字廣告牌上安裝軟件和網絡攝像裝置,利用人面識別技術,去識別觀看者的臉部特徵,以及觀看廣告的市場等訊息。企業利用搜集到的數據信息作分析,從而選擇合適廣告投放於人群和區域。
如今,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對大數據的利用變得更加有效,在愈來愈龐大而細緻的數據基礎上,人工智能將具備相同或相似行為習慣的消費者加以細分、組群, 進而根據社群的共性,製作更加個性化的內容,並更精準地推送,大大提高了營銷的效率和價值。
筆者認為,這些科技對僱主來說看似是一個商機,但事實是企業一旦錯失先機,其競爭力可能變得蕩然無存,故此必須與時並進。畢竟,人工智能工具真的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完成工作,若然使用得當,它將可以令營銷更加智能化。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