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8月,全球的調解發展將會進入一個新里程碑。筆者早前介紹《新加坡調解公約》簽署儀式在8月7日舉行,當日世界各地的七百位嘉賓前來見證儀式,並由來自十三所初級學院、受委為「新加坡公約青年大使」的約五十名學生負責招待。
這些十七、八歲青年大使肩負重要使命,接受過國家公園局、國家文物局、市區重建局等七個機構提供的五天培訓,期間帶貴賓參觀新加坡的地標和展覽,並分享了新加坡的歷史、文化、治理、建國方式、市區規劃和綠化計畫等。參觀地點包括開埠二百年歷史體驗展、牛車水美食街、麥士威國際爭議解決中心、新加坡城市展覽館、新加坡植物園和濱海灣花園等。
更值得高興的是,超過五十個國家的部長和高級政務人員到訪新加坡,濟濟一堂。律政部兼內政部長尚穆根早前曾指出,這些國家中已有一半表示有意簽署公約,包括美國和中國──由於兩國都是貿易大國,象徵意義重大。
筆者期望在中國簽署後,香港亦有望跟隨,屆時本地的認可調解員亦有機會處理跨境商業糾紛。目前,在跨境的商業糾紛中只有仲裁和訴訟兩種方式受到多邊條約的管制,確保雙方都遵守最後的裁決;而《公約》將能鼓勵各國企業通過調解方式,和平解決糾紛,從而促進國際商業發展和跨境貿易。
此外,為紀念歷史性的簽約儀式,新加坡律政部兼內政部長尚穆根和聯合國主管法律事務助理秘書長斯蒂芬•馬蒂亞斯一起見證了胡姬花命名儀式,這是首個以國際條約命名的花,也是國際調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