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特區政府公布今年上半年經濟報告,指受環球經濟增長偏軟及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帶動亞洲製造業和貿易活動放緩,香港經濟繼續面對顯著的下行壓力,本地經濟氣氛亦受牽連,內部需求因而維持疲弱。此外,中美貿易摩擦在8月再度升級,儘管兩國同意盡快恢復高層次會談,惟雙方在其他政治議題上存在深層次矛盾,相信短時間內達成貿易協議的機會不大。
事實上,亞太地區如新加坡亦同樣面對經濟差不多的情況,根據官方數據,新加坡第2季GDP增長僅0.1%,是十年來最差,也是連續第二個季度交出令人失望的成績表。全球對電子裝置的需求下滑,嚴重衝擊新加坡電子產業:截至6月,該國電子產品輸出相較前一年,已經縮減30%以上。
另一方面,有特許會計師公會曾經作出調查,受訪會員對香港經濟前景及營商環境感悲觀。調查結果並不意外,最值得探討的反而是:有34%受訪者認為數碼化革命將於未來五年加速行業轉型。以往當香港經濟出現問題時,一般企業都第一時間將其開支減低,資訊科技往往首當其衝,部分企業選擇把工作外判,以減低相關人力資源開支;另一些企業則選擇削減所有相關支出,包括開發新系統及應用軟件。筆者認為以上兩種選擇都有可能是錯誤的決定,首先外判無疑是一種節省成本方法之一,然而帶來潛在的問題亦不少,包括員工士氣、外判商的質素等問題;至於削減資訊科技開支,或可帶來短期效益,可是當經濟再起飛時,由於企業長期欠缺科技發展,便會嚴重落後於其他對手,欠缺競爭力而導致流失客戶,後果嚴重。
面對有可能出現的經濟困境,企業應盡快考慮及加快數碼轉型。若然面對經濟壓力,不妨嘗試申請一些相關的政府基金,好好把握時機。當經濟回復正常時,便可分享成果。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