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世界面對氣候變遷、資源枯竭、人口增長等多重挑戰,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人工智能(AI)作為一項革命性技術,正逐漸在可持續發展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AI在環境保護方面展現出強大潛力,例如在氣候變化應對上,AI能夠分析大量氣象數據,協助科學家預測極端天氣事件。微軟的AI for Earth計劃便利用AI技術協助農民預測降雨、監測土壤濕度,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並減少資源浪費。此外,AI結合無人機和影像辨識技術,可以自動識別森林中的非法砍伐行為,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例如非洲的Rainforest Connection項目就利用AI分析雨林中的聲音,及時發現並阻止盜伐。
在能源領域,AI同樣發揮關鍵作用。以Google為例,他們利用AI優化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成功降低了約40%的能耗。AI還能預測太陽能與風能發電量,協助電網更有效地分配綠色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些技術不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也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另外,AI在災害預警與風險管理方面也有卓越表現。IBM的Watson平台能夠即時分析全球地震、洪水和颶風等自然災害的數據,提前預警並協助政府和救援組織做出快速反應。這大大減少了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例如在印度,AI系統協助預測洪水,讓居民能及時撤離,保障了數萬人的安全。
此外,AI促進了社會創新與包容性發展。在醫療領域,AI可以分析大量醫療數據,協助醫生更快診斷疾病,尤其是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偏遠地區,例如Google Health開發的AI眼底掃瞄系統,幫助印度和泰國的醫療機構及早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效降低失明風險。
在教育方面,AI可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提供個性化教學資源,收窄數碼鴻溝,提升教育公平。
儘管AI帶來諸多益處,但也存在數據隱私、能源消耗和技術落差等挑戰。未來政府、企業和社會需攜手合作,制定合適的政策與標準,確保AI技術能以負責任且公平的方式推動可持續發展。
撰文:梁偉峰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超過三十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3450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