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探討了心理上的「萎靡」狀態,它處於「心盛」(幸福狀態)與「抑鬱」(無價值和沮喪)之間,不僅削弱我們的生活動力,還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下文將討論預防「萎靡」的方法。
1.保持日常規律
規律作息:固定的睡眠與起床時間,有助於身體維持良好的生理節奏。
健康飲食:均衡的飲食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增強身心健康,讓你時刻保持最佳狀態。
2.增強社交聯繫
人類本性是社交動物,「孤獨」會帶來「空虛感」,最終可能演變成「萎靡」。
主動聯絡朋友:定期與朋友聚會或通話,分享生活。重視聯繫的質量多於數量,盡力建立深厚的聯繫。
參加社群活動:加入興趣小組或志願者活動,走出舒適區,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擴展社交圈。
3.培養興趣愛好
探索新事物:嘗試新興趣,如繪畫、音樂或運動,讓生活充滿新鮮感,重塑自我形象。
回歸舊愛好:重新拾起曾經熱愛的活動,如閱讀或烹飪,找回「快樂」與「滿足感」。
4.定期運動
身心運動:如瑜伽、慢跑或舞蹈,能有效釋放壓力,提升情緒。
戶外活動:享受自然,步行或騎自行車,讓心情得到釋放,增強與環境的連結。
5.靜心與冥想
每日靜坐:花幾分鐘靜坐,專注呼吸,減輕焦慮。
練習冥想:使用冥想應用程式,增強自我意識,清理雜念,讓心靈得到滋養。
6.設定小目標
每日小任務:設立簡單可行的目標,完成後獎勵自己,提升成就感。 長期目標規劃:思考未來的計劃,制定具體步驟,逐步實現。
7.尋求專業幫助
心理諮詢:如果感到持續的無力或焦慮,尋求專業輔導或心理學家的建議。
支持小組:參加專門的支持小組,分享經歷,互相鼓勵,建立情感上的支持網絡。
8.減少數位干擾,增加人性化遊戲
限制社交媒體使用:設置無科技時段,留出時間與自己對話。
增加互動遊戲:參加不同的遊戲,如桌遊和下棋,將生活遊戲化,建立獎勵系統。
(參考資料:《萎靡解答之書》、《過去的一年,你「萎靡」了嗎?》。)
撰文:馮嘉琪(KK)
輔導學、專業英語文學雙碩士。任職媒體,廣告公司管理層超過二十年,善於與不同背景、階層人士溝通。現從事精神健康有關工作,致力分享精神健康知識予各行業職場人士。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